中国油画家赴吴哥写生纪实
唐满生
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筹备,中国油画学会、无锡市油画学会于2008年2月19日至27日共同主办“中国油画家赴吴哥写生”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油画家和理论家钟涵、崔开玺、水天中、杨松林、张祖英、沈行工、吴云华、俞晓夫、王申生、黄阿忠、丁一林、王治平、罗朗、陈世宁、冉海泉、杨参军、张冬峰、王琨、吕品田、白羽平、刘曼文、唐满生、刘峰、杨诚、任传文、范勃、张曙光、王英等30余人参与了这次活动。19日,队伍汇聚无锡,当晚组织观看介绍吴哥的记录片,以了解其历史和风土人情。翌日,大家踏上吴哥之旅。
吴哥古迹位于暹粒省境内,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征,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现存遗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和吴哥寺(小吴哥)。公元9—15世纪时,吴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1431年暹罗军队入侵,吴哥遭到了严重破坏,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遗弃,逐渐淹没在丛林之中,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被法国博物学家所发现。吴哥古迹现存六百多处,分布在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其中有许多精美的佛塔以及众多的石刻浮雕,蔚为壮观。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整个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柬埔寨的气候酷热难当,热带森林中的吴哥更为闷热,写生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大家怀着对艺术的满腔热情,终日背着沉重的画箱,带上两片面包一瓶水,在丛林古迹中寻找彼此的艺术梦想。当地蚂蚁横行,不经意间,面包就被它们先啃一遍,以致大家往往和着蚂蚁吞面包。即便如此,面对巴肯寺、吴哥寺、巴戎寺、塔普罗姆寺等美丽的吴哥古迹,画家们还是激情洋溢,表现出无比的兴趣。他们头顶烈日,在各自选择的场所挥笔不倦,把眼前的吴哥和心中的吴哥融为一体。这就是激发艺术创造力的生活,想来,只是面对吴哥的照片,是绝对不可能体验到身在现场的那份震撼感的,更不可能激发出亢奋的创作情绪。
连续三天的实地写生,大家完成了一百多幅高质量的作品,汇聚起来,蔚为大观。26日晚,在暹粒省GOLDIANAANGKOR宾馆的会议室,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张祖英召集了观摩总结会,略带倦容的画家们在灯光下相互观摩几天来的写生成果,都深有感触,认为这样的写生活动很有意义,它不同于“走穴”式的作品制作,是充满真情实感、有学术含量的创作。可以看出,经过每位画家倾注情感的审美诠释,吴哥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地理的确美好地表现在了各自的画面上。
无锡凤凰画材集团为这次活动提供了画材和画具,画家们心怀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