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委宣传部2023年3月10日发布的《开展“道中华之美 强
文化自信 ”主题理论学习》的相关通知要求,中国油画学会于2023年3月14日召开“道中华之美 强文化自信”专题理论学习会,深入学习“道中华”公众号刊载文章《毕罗:<蒙娜丽莎>和<兰亭序>有相通的美》,会议由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张曙光同志主持,全体工作人员参加。
张曙光同志带领全体人员细读“道中华”公众号中与专业相关的文章《毕罗:〈蒙娜丽莎〉和〈兰亭序〉有相通的美……|海外汉学家系列之⑥》,强化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习的同时,引领支部党员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扩展跨文化认识视野。大家围绕“道中华”主题,传达“道中华之美 美中华之道”的核心内涵与精神文化精髓,并将“道中华”的主题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开展学习交流与心得分享,切实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自觉学习领会“两个结合”深刻内涵,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雷波同志: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作为艺术从者人员,会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充分概括了在多元文化发展中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他文化的价值,在互相尊重的情况下,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马路同志: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文化自强”写入了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阐明了不仅要讲文化自信,还要讲文化自强,其意义在于对未来我国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是我们向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前行的重要遵循。 毕罗教授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为载体,深入研究20余年,不难看出毕罗教授潜意识里在不断将书法与西方艺术的审美方式相比较。不过我发现,在解读意象等问题时,对文字字意的感受似乎更加加深了书法作品本身的可读性,这一点个人觉得十分荣幸。
闫平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是培育新人的保障,是创新文化的高地,要以立德树人、文化铸魂为目标,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助力文化自信自强。作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更应该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将“五育融合”“三全育人”的新体系和新格局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有理想、能吃苦、敢担当、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意大利汉学家毕罗潜心研究中国书法20余年,致力于培养中国书法史研究与书法文献翻译人才,为中西方经典文化艺术的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几点:一、他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浓烈的热情和深深的敬意,在海外出版了多部研习中国书法,传播中国文化的专著;二、他是一位执着的、睿智的、内心强大且平静的科研工作者,他耐得住寂寞、精通研究方法、更能刻苦学习语言并能精准运用;三、他有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致力于促使国际文化交流,让中国书法以及其他有文化和审美价值的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以便给全球人民提供内容更多元、形式更丰富的文化营养。或许他还有很多闪光点,但仅是上述三点就非常值得人敬重,同时也极为值得学习,我们要学习他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持之以恒、善于变通等科学研究的精神,和他热爱中华文化、积极弘扬传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奉献精神,为坚持不懈地推进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一己之力。
吴邦泽同志:通过学习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方针政策,更加深入理解了“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是我了解这位毕罗学者是从另一个学术角度解读书法的“形式美”,学习书法还应了解书法的人文历史,这位学者认真的专研精神使我感触颇深。
宛少军同志:把文化自信落实到价值观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论述的创新之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同文明对美的认识虽有差异,但我相信追求美、欣赏美无疑是一个跨国界、跨时空的现象。所以,《兰亭序》和《蒙娜丽莎》越来越成为两种不同的艺术传统的象征的缘由。所反映的宇宙观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体系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的体现。
孙晓龙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中对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来说,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的艺术学院工作者,我们要向毕罗学习,发挥专业特长,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书法以及其他有文化和审美价值的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张曙光同志: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要用好红色资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美术创作讲好中国故事。